中国式人口大迁移

点击数:951 | 发布时间:2025-06-05 | 来源:www.heeong.com

    阴历新年即将来临,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人口大迁移――中国的春运大戏也拉开了序幕。据《国家发改委关于认真做好2014年春运工作的建议》数据,2014年春运从1月16日开始至2月24日结束共40天,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36.23亿人次。公路、铁路客运量预测将达到34.38亿人次,同比增长7.2%;水路客运量预计达到4300万人次,同比增长1.1%;全国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将达到4200万人次,比去年增加10%。这等于把全体中国人运两遍的数字成为世界一大壮举,一大奇观,当然也成为了世界一大难点。春运,牵动着数以亿记中国人的神经,在阴历新年到来之际,能否让更多的人顺利回家春节,与家人团圆,考验着政府、运输部门,也考验着大家社会每个人的智慧与能力。

    1、春运的实质

    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新年,春运问题被广泛关注却是近十几年的事情。改革开放将来,沿海区域一大量城市迅速崛起,吸引了很多的中国大陆农民进城务工,并形成民工潮。新年期间,民工返乡,与学生寒假重合,对交通运输的重压日渐沉重。近期几年春运旅客量呈跨越式增长:
    1991年,全国春运共运输旅客8.5亿人次;2001年,这个数字是16.6亿人次;2006年接近20亿人次;2011年该数据飙至26.4亿人次;2014年春运预测达到34.38亿人次。

    庞大的客运需要与现实运力不足的矛盾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购票难问题、乘车安全问题、黄牛问题等,无一不刺激着公众的神经、牵动着万千家庭的心。一般大家说春运止于谈到运量与运力的矛盾,却极少想到更深的方面。一方面在生活步伐日益加快,工作重压日渐加强的今天,大家为了更多的收入、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好地工作环境,不远千里,外出打工。其次传统文化日益消落,如端午节、重阳节、七夕情人节在不少人的眼里已是可过可不过的节日。新年,作为国内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传统节日,仍然可以聚集起所有中国人的心,叫人渴望回家团圆,它已不止是一个节日,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寄托。有钱没钱,回家春节,春节回家在中国人的心里已是牢不可破的朝圣活动。由此,在新年期间大家回家形成的自发式人口大迁移。另外,随着经济迅速增长,中国交通运能、运力奋起直追,主要指标已达到世界前列:铁路营业里程长度居世界第二位,高速铁路里程世界第一。高速公路里程十年间跃居世界第二,全国基本达成建制村公路村村通。民航市场全球增长最快,“十一五”期间投资2500亿元,约为前25年总和,运输飞行小时接近“十五”期间两倍,首都机场客运量世界第二。绿皮车、空调车、动车、高铁;铁路、公路、民航、武警――数千万人服务于春运。大家都很难不承认,中国春运的软件和硬件已明显改变。春运现象的实质用吉登斯讲解的现代化过程中现代与传统的断裂原理来表述无疑是最适当的。春运既是大家平常逐利行为与新年期间对“家”向往的融合,又是爆发式迁移对运力的庞大需要与现代交通运输合理进步的矛盾。春运问题实质上是现代与传统冲突的结果。

    2、春运是什么原因

    (一)区域进步不平衡。因为地理原因、政策原因等各种缘由,西部区域、农村区域相对于东部沿海区域、城市来讲很落后。根据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东部和城市区域经济结构对劳动力具备最强的吸引力,西部和农村区域的人在当地缺少就业职位和靠谱地收入来源,为了获得高薪资和高的社会地位,很多的自发前往东部区域、城市区域。这类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务工职员形成巨大的流动人口人群,在新年返乡期间集中返乡,成为春运的主要人群。

    (二)回家春节的传统。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新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有钱没钱,回家春节,回家吃顿团圆饭的观念根深蒂固。一年到头,劳累了一年的大家都要回家看看亲朋好友、看看爸爸妈妈子女、看看兄弟姐妹,中国人对于家的眷恋和对于亲情的看重是很深刻的。伴随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搬迁到城市的大家因为搬迁时间短,和家乡存在着如此那样的联系,春节时仍会回家探亲、祭祖,这类人构成了春运的另一大群体。

    (三)学生群体。伴随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校的很多扩招,生活群体急剧膨胀,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他们一般外出求学构成长途客户资源。这类学生长期在外,思念家乡,新年期间愈加盼望回家团聚,加上学校的寒假,一般都会选择回家与家人共度佳节。而寒假的假期开始与结束又与春运的起始基本吻合,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春运的重压,成为第三股春运流动人群。

    (四)运力与需要的矛盾。在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国内的交通运输业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很多补齐了以前的欠账,总里程已达世界先进行列。但因为交通运输已能满足平时需要和国内出生率持续降低,总人口将在2050年出现拐点的大背景下,交通运输的进步目前是一种理性进步,春运期间对运力的非正常需要假如仅以很多增加交通设施为出路的话会导致公共设施的很大浪费。因此,春运时巨大交通工具的需要与平常相对稳定的交通设施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

    3、今年春运的新特征

    (一)实名制全方位推广。自成都铁路局试点成功后,火车票实名制进行了全方位推广。作为长途运输绝对主力的铁路运输,自从实行实名制以来,旅客所能购买的票数有了规范,虽然购票麻烦了一些,但以高价倒卖火车票的黄牛党遭到重创,广大旅客免受其害,这是今年铁路运输的一件大事,在春运期间愈加显示出它有哪些好处。

    (二)电话、互联网购票愈加普及。伴随通信互联网的愈加普及,飞机票、火车票的互联网、电话购票模式深受大伙欢迎。比如身在河北沧州盐山县某村的学生小王,以前买火车票,要乘车到盐山,在转车去沧州,再乘公交去车站排队几个小时买票,由于买票也得耽误一天时间,还要算上来回的车费,目前有了互联网订票,既省钱又省时间。 (三)新年期间高速公路免收路桥费。和十一长假一样,今年新年期间高速公路免收路桥费。大家都知道,路桥费在汽车长途出行中所占花销比率甚大,以海南到河北为例,路桥费与油费几乎各占一半。免收路桥费的举措大大减少了汽车出行本钱,不少在外地的有车一族选择自驾回家,还有不少自驾人在互联网发起搭乘活动,使更多的无车人可以顺利回家,这就能缓解铁路运输的部分重压。

    (四)社会广泛动员。今年的春运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到春运当中,社会动员愈加广泛。为了帮助网友顺利、安全回家,新浪微博整理多方资源,策划“2013微博和你一块回家”春运专题,联合18个铁路局、63个铁路段,17家用电器台官方微博进行24小时不间断春运信息播报,同时召集网友通过LBS签到提供实时路况播报、实时发布春运旅途故事和路况信息等;天津一些农民工集中的大企业还组织汽车集中送农民工返乡;贵州等地交警部门在要紧路口为回家的摩托车队提供水和食物,等等。

    4、春运的困难

    (一)购票难。尽管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服务于春运,但运力与运量的刚性矛盾没根本解决,买票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提前购票仍旧可能买不到理想的票,尽管今年学生票提前二十天购买,仍有一些学生不能不错后几天买票;互联网购票在带来便捷的同时却使农民工买票愈加困难,他们没便捷的购票渠道,反而购票愈加困难。在对票源的博弈中,工信部叫停了抢票软件,十元帮人购票的小夫妻被刑拘,凡此种种,仍然说明购票之难。

    (二)不法分子趁火抢劫。因为实行了实名制,黄牛当遭到了非常大打击,但仍旧有人通过内部关系倒卖车票,甚至还有人卖假车票,今年济南一千多名大学生就买到了假车票,影响很恶劣。犯罪分子借春运人多手杂,大行偷窃、打劫之事,让不少人丢失了一年的辛苦钱,没办法回家过一个快乐年。在全社会都在为春运出力出策应付难关的时候,不法分子大发国难财的行为叫人不齿。

    (三)北方大雾。今年春运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北方的大雾,尤以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为主,因为空气污染紧急,且北方干燥少风,今年北方的雾特别紧急,由此引发的高速公路封路、航班延误、交通事故频发等给春运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增加了铁路运输的重压。虽然各地都颁布了相应的政策,如鼓励大家降低燃放烟花爆竹以净化空气,但成效并不明显。

    (四)安全问题。春运期间安全问题非常重要,在买车大厅、候车大厅,人挤人,密密麻麻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都存在着非常大的隐患;一些汽车为了多拉人超载运输、火车常常超载行驶也很危险;北方大雾对交通的不利影响很明显,春运期间,公路上交通事故随处可见;烟花爆竹随身携带导致的事故伤及群众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总之,安全问题是个大问题,在春运期间,各种安全隐患得不到有效解决。

    5、春运的建议

    (一)减少票价。记得央视记者采访一位中科院专家求解春运怎么样破解时,那位专家说高铁和动车是破解春运的秘籍,理由是高铁速度快、运量大,在春运期间可以很多飞速的运送客流。诚然,在理论上来讲,这位专家的剖析是正确的,但,专家却忽视了一个要紧的问题,那就是高铁的价格高的叫人可望而不可即,毫不输于飞机,作为春运主力军的学生和农民工客流只好望而却步。有资料显示,即便在春运期间,高铁和动车的空座比率也是相当高的,假如在春运期间,减少高铁和动车的票价,无疑对解决春运困局提供了一个良方。

    (二)进步水运。
    2014年,水路客运量预计达到4300万人次,同比增长1.1%,水运1.1%的增长率较之铁路、公路7.2%的增长甚至于空运10%的增长来讲,可挖掘的潜力十分巨大。春运忙,只忙公路、铁路,水运并不繁忙,在春运期间深挖水运的潜力,也可以有效地缓解春运带给其他战线的重压。

    (三)广泛调动社会力量。今年春运对社会力量的广泛调动是打赢春运攻坚战的有力武器。天津等地企业派车送农民工回家的做法、武汉大学生志愿者为农民工免费在网上买票、广州搭乘私家车平台与新浪微博号召几十万网友免费提供各地路况信息的活动都是值得一定的。春运,是中国特点的人口大迁移,只能以中国人我们的方法,发挥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打一场人民战争,才是解决春运的获胜秘籍。

    (四)促进区域平衡进步。春运问题,是人口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各地应努力进步当地经济,培养当地产业,中西部区域应加快进步节奏,培养支柱产业,吸引农民工在动地就近就业。只有农民工就近就业,才能稳住当地剩余劳动力,才不会有这么多农民工新年返乡,春运问题才能根本缓解。因此,响应中央号召,促进经济平衡进步,缩小各地收入差距,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当务之急。

    (五)学校可错时放假。解决另一大春运主流的学生群体问题,可使用错时放假的办法。大学课程相对轻松,时间支配愈加自由,把放假时间往首要条件不久前,开学时间延迟几天,应多放假扔掉的课程在开学后补回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且会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与拥护。学生群体庞大,与农民工的合流,是春运困难的一大原因,延迟错开放假时间,可有效解决学生群体的春运问题。

    新年,春运。春运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国人看重家庭,渴望团聚的表现。只有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一同奋战,才能让春运不再艰难,让新年过得愈加圆满。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